
據報道,在中國現有的土地上,汽車擁有數量僅僅排于美國后面,目前已超過1億輛,穩居世界第二位。與此同時,我國也是全世界汽車行業制造大國,據統計,年產各類汽車達1800多萬輛。眾所周知,從節能減排角度看,在保持汽車必要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輕汽車自重是最有效的辦法,而盡量使用以塑料為標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實現汽車減重的最為有效和有力的途徑。
但是目前,車用工程塑料和復合材料等國產化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與國外差距明顯,特別是高性能塑料還需要依賴進口材料。如何縮小與國外的差距?國產原材料企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改善生產設備,提高工藝水平和材料整體質量的穩定性;
(2)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生產高性能材料,如環保阻燃材料、低揮發材料、耐磨/耐刮材料、低噪音材料等,以滿足汽車行業在不同零部件方面的需求;
(3)促進工程塑料的技術進步與發展,如汽車行業用量比較大的PBT、尼龍、POM、PC等材料的合金技術和改性技術,使工程塑料盡快代替金屬材料,實現汽車功能件和半結構件的輕量化;
(4)加大特種工程塑料的研發力度,盡快實現PEEK、PPS等材料的國產化,降低成本,為特種塑料在汽車上大量應用打下基礎。
我國材料技術研究水平在實際生產和應用的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非常大,國內汽車行業需求基本依賴進口,要改變這個格局,車用工程塑料企業任重而道遠。